當代中國三次思想解放實錄


 




 


在讀過大陸作家凌志軍「成長」一書後對其愛不釋手,成長的人們、成長的社會、成長的父母然後有成長的孩子,父母如何照看子女,如何協助孩子找到心中的渴望,一群微軟小子的研究與訪問,讓讀書的你也找到了生命中的方向,自信與心中渴望遂成為你和你的孩子生活的聯繫。


 


因此遂翻看其著作,開始進入其與馬立誠合著之交鋒,照出版者高希均教授引伸:「在開放社會中,就會產生人才的、資金的、資訊的、科技的與產品的流通。這些流通的相互激盪與互補,就產生了一個充滿活力、生命力與競爭力的社會。美國是當今最開放的社會,所以也就變成了當今最有競爭力的國家。」


 


結論之一,小平同志的一個重要思想───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


 


關於本書


當實行社會主義的國家紛紛瓦解,為什麼只有中國大陸仍屹立不搖?推行「文化大革命」、打倒「四人幫」之後,在左派勢力始終沒有消失的情勢下,中國為什麼能夠在二十世紀末成為全世界投資者想進入的市場?


 


這一切並非偶然。過去二十年來,中國已經歷三次改革開放:


1976年第一次思想解放衝破「個人崇拜」、


1992年第二波思想解放衝破「計劃經濟崇拜」、


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衝破「所有制崇拜」。


 


該書主要內容正式為讀者詳細地揭露二十年改革開放歷程中艱辛前進的內幕,從粉碎「四人幫」說起,描述從1978年以來貫穿著一條防「左」反「左」主線的重大歷史事件,以及「左」線的代表人物的錯誤言行,包括毛澤東接班人華國鋒、共產黨理論家鄧力群,並且歷數鄧小平、江澤民等人與左派人物在理論與決策上的激烈鬥爭,其內容之坦率是近二十年來所少見的中國著書。


 


正如經濟學家高希均所說:「在當前兩岸關係依然樸朔迷離之際,這本書的結論提供一個較樂觀的前景,台灣與大陸最需要的不是「交鋒」,更不是交戰;而是交流與交心。」


 


若是反瞻在同一時期中國防左反左之時,台灣亦走入交接時期,在蔣經國全力改革與開放之後,時任國民黨秘書長的宋楚瑜先生一把將極左派的李寇登輝推上台灣歷史舞台,十多年極左政策閉關自守、戒急用忍、台獨意識,和對岸改革開放形成明顯強烈對比,國人卻常常自以為是的不知究李,歷史就這樣、台灣就這樣一步一步邁向衰敗,又如同慢煮的青蛙一般,又有陳水扁的貪污、腐敗、蠻橫、後宮當政,宋楚瑜的弄權玩政不知到幾時,如此對照兩岸台灣人民之可悲(套一句可憐之人必有其可恨之處)會到何時。


 


何時我們才會醒悟,42%的人才會醒悟,不禁想到陶淵明歸去來細(死)。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悲哉!吾國吾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寶箴的部落格 的頭像
    寶箴的部落格

    寶箴的部落格

    寶箴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